專案:
洛河神花計畫
在南島地區
婆羅洲島約台灣20倍大
多半是叢林
我們在
馬來西亞的東馬
建立了「Host宣教學校」
訓練當地的“原住民”
除“信仰”外,同時
也教“生活技能”
推行「洛河神花」計畫
![](https://cma-mission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1/03/邊框-商標-方-1024x925-1.png)
洛河神花:
當地稱「玫瑰茄」,
台灣稱「洛神花」。
![](https://cma-mission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1/01/36B1B3DC-243D-443A-99B8-930818EFAB98.jpg)
洛神花特性:
洛神花種4個月即可收成,
在台灣每年可收一季(一次),
在東馬因全年皆“夏”,
所以一季可持續收4-5個月,
產量是台灣三倍以上
極具商業價值。
學生畢業後,
我們與他們一同進入叢林的部落
將「洛河神花」專案
在部落推廣半年
即可有成果改善了生活
同時建立
定點、定時、定人、定教材
的
織帳篷教會
![](https://cma-mission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1/01/56.jpg)
種植「洛神花」之投資金額低,
況且「洛神花」在市場上也非常容易銷售。
建立基地
在長期作物例如咖啡、榴槤尚未收成前,洛神花即可回收;不知不覺等數年後長期作物,收成了即可大大改善當地原住民的生活。在輔導種植農作的生長過程中,即可定時、定點、定人、定教材,建立起「織帳篷的教會」。
![](https://cma-mission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1/01/EC4B61C5-3E8C-497C-A3C8-297ECA4D1407.jpg)
您現在所瀏覽的是:洛河神花計畫
![](https://cma-mission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1/01/36B1B3DC-243D-443A-99B8-930818EFAB98.jpg)